2012-2013年是我!皣尽苯ㄔO的關鍵年,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要以國家中職改革示范校建設為中心,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核心,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促進管理創新、提升教學質量為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經國示建設成果為導向,促進學校辦學機制改革,積極探索職教的發展規律,為推進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和整體發展奠定基礎,特制定以下本學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強力推進職業素質教育,以行動研究為平臺,以課堂教學和實踐實習研究為切入口,以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為先導,以課程建設為方向,以精品課建設為落腳點,實施“行為導向、任務驅動,項目推進”的課程改革策略,積極開展高質量的群眾性校本教研、師培活動,使教育科研、課程改革與教學實踐、學生需要、教師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教科研的先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教學專業水平和學校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把科研、課改成果轉化為職業教育生產力,為創建獨具特色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提供源動力服務。
二、工作思路
在學?傮w思路的指導下,在提升教育質量、強化重點專業示范建設、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工作中,提高學校教研服務能力,以課程體系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精品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實現“2個”轉變:課程體系改革實現“傳統學科型,雙證→項目驅動、多證”課程改革轉變;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實現“教學雙師型→校企雙師型”的提升。教研、科研活動與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密切結合,科研工作力求為國示項目建設工作做到“精、準”服務。
三、工作目標
(一)課程建設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構建我校特色鮮明的專業技能模塊化等具有中職教育特點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以項目為支撐,體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校企結合、專業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結合的要求,將企業真實生產活動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融入專業課程,真正實現“工學結合”課程體系構建的突破,每個專業將1-2門核心課程建設成為市級、省級精品課程,編寫1-3本校本教材或實訓指導書,組建精品課程教學網站,構建能共享的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
(二) 師資隊伍建設目標。重點營造“技高為榮”的氛圍,以“三能”(能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能工巧匠、能在“工學結合”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能在“校企合作”中為企業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和“五有”(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有高級技能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有標志性的成果、有一定行業或社會知名度、有突出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為總體要求,通過參加國培省培及校本培訓,努力建成一支“校企互通、專兼結合、動態組合”的專業帶頭人、骨干老師、“雙師型”教師、教壇新秀組成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半p師型”教師比例達到專業課教師的90%以上;下企業頂崗實踐的專業課教師達到95%以上;來自企業行業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總數達到60人以上。
(三)課題研究目標。做好《農村縣級職教中心“雙師型”教師校本培訓有效性研究》、《重方言區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兩個個在研課題的階段性研究工作與結題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精神,重點專業的主研人員要繼續做好《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科研課題的過程研究工作,各專業項目建設任務點責任人根據國示項目建設工作任務點中的成果提煉名稱做好相應課題的立項申報與研究工作,做到“課題研究的內容與國示建設的內容對接,課題研究的成果與國示建設的物化成果融通”。
四、工作重點
(一)課程建設中要圍繞“文化素質與職業道德素質模塊、專業基本能力模塊、專業拓展能力模塊和專業綜合實踐能力模塊”四個模塊修訂完善好專業課程體系框架,同時每個專業部要集中人力做好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按照《中江職中重點專業工學結合課程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具體做好教學資源庫、網絡教學平臺、特色校本教材、實訓指導書的建設。
(二)師資隊伍建設中以“三能”、“五有”為總體要求,分別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兼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專業建設能力、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能力、學生德育管理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培訓,打造出一批專家、名師。
(三)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中扎實做好國示建設成果提煉名稱對應的課題立項、與過程研究工作,高度重視“研究內容與國示項目建設內容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研究過程與群體教研相結合,研究成果與國示建設效果相結合”。
五、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課程建設
1、工作內容:(1)各專業要明確本年度本專業課程建設的目標任務,要根據課程建設項目驗收要點制定對應的工作任務點工作計劃或實施方案。(2)完善課程建設工作任務點組織機構,明確建設內容,確定工作任務點責任人。(3)與校外合作企業簽訂“工學結合”課程建設、教材開發與編寫、數字化教學資料建設等合作協議書。(4)做好專業教學標準與核心課程標準的修訂完善工作。(5)各專業扎實展開核心(精品)課程建設、教材二度開發、實訓指導書編寫、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工作。(6)各專業項目建設任務點責任人根據成果提煉名稱做好相應課題的立項申報與過程研究工作。
2、工作措施:
(1)進一步明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程序——“十步法”
第一步 課程開發決策(確定專業):確定某個專業的課程是否需要開發。
第二步 課程目標開發(明確培養目標):開發這個專業的整個課程目標。
第三步 課程門類開發(確定主要課程):要達成整個課程目標需要開設哪些課程。
第四步 課程結構開發(形成課程計劃):這些課程按什么順序排列、如何進行課時分配。
第五步 課程內容開發(“課程標準”開發):開發出每門具體課程應包含的工作任務及完成這些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形成“課程標準”。
第六步 課程內容組織(教材開發):這些課程內容按什么模式來組織,并形成教材與教學輔導用書。
第七步 教學模式選擇(確定教學模式):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來教這些內容。
第八步 課程實施環境開發(設計教學環境):實訓基地/實訓中心/實訓室的設計。
第九步 課程評價方法選擇(確定評價方法):確定如何評價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
第十步 課堂層面課程改造(校本課程開發):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在實施課程前與實施過程中對課程的二度開發,優化已有課程方案。
課程體系開發后,教師進行的第二次課程開發,其中包括協調課程與課程間內在邏輯,適應學生職業能力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
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的關鍵是理念,難點是課程內容與知識序列的構建。
(2)加強課程建設的技術指導與管理工作
要進一步做好課程建設的技術性培訓工作。從我校重點專業的核心課程建設任務出發,修訂完善《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重點專業工學結合課程建設實施方案》、《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指導方案》,加強課程建設人員的培訓力度,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隊伍、教學資源建設方面等方面舉行專題講座,確保學校各專業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工作的全面落實。
(二)師資隊伍建設
1、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各專業教學團隊培養對象
各專業部在本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總體目標框架下,進一步明確2012-2013學年中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等培養對象,分別制定出2012-2013學年本專業部培養對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工作計劃,要求從“成長機制、成長規劃、業務培訓、企業實踐、教學示范、學術講座、教研指導、課程建設、課題研究、經驗交流、培養人才、成效鑒定”12個項目做好培養對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成長檔案袋中規定的培養培訓內容,重點培養“課題過程研究、教育教學經驗論文撰寫與發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企業實踐鍛煉、專業實踐操作”等方面的業務能力,及時做好師資隊伍建設項目物化資料的歸檔工作,同時繼續鞏固2011-2012年度各專業培養對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
2、工作措施:加強培訓力度,實施教師業務提升工程
(1)科研室修訂完善《中江職中全面推進師資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中江職中各類教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年度考核方案》等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深入落實《中江職中教師教育科研成果獎勵制度》、《中江職中“雙師型”教師技能考核結果獎勵辦法》,各專業部制定《中江職中專業部2012-2013學年教師校本培訓實施方案》(或《學期校本培訓工作計劃》),加大培訓過程檢查與培訓效果考核力度,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
(2)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對職業學校教師的培訓政策與培訓名額,做好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參加積極培訓的送培工作。
(3)扎實做好校本培訓工作,提高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與專業課教師的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在培訓中要加強教師的教育科研理論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進一步關注教師的科研素養的提高,促使更多的教師成為“科研型教師”,為推動全校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科研群體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動員專業部、學科組從自身職能、教師實際培訓需要出發,擬定“量身裁衣”式的校本培訓項目,滿足教師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要求。
(4)進一步落實《中江職中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實踐培訓實施辦法》,各專業部要將一定數量的專業課教師又特別是青年教師派送到與學校合作比較優秀的企業去參加一線生產、服務過程進行實踐鍛煉,認真填寫《中江職中教師到行業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工作日志》、《中江職中教師實踐鍛煉考核鑒定表》、《產品、技術、工藝、生產流程技術革新研發報告》及研發過程記錄、說明給企業帶來的效益狀況。
(5)深入落實“青藍工程”,做好教師“傳幫帶”工作。根據青年教師成長計劃,與專業部、學科組等緊密配合有效推進“青藍工程”,組織青年教師與本校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等簽訂結對協議,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讓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在備課、上課及教學科研等各個環節對青年教師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充分發揮老教師、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并對青年教師進行由教師自評、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指導委員會、專業部、學科組多元化的評價。
(6)做好兼職教師的聘用與管理
配合學校人事干部、專業部主任到行業、企業考查、走訪、聘用具備兼職教師基本條件(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的技能型人員,并對兼職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業務專項能力培訓,同時也要求兼職教師指導、培養我校在職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操作能力。
(三)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1、工作內容:結合國示項目建設中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繼續做好市、縣級課題《農村縣級職教中心“雙師型”教師校本培訓有效性研究》的階段性研究工作與結題工作、中國職教學會課題《西部縣級職教中心“雙師型”教師校本培訓有效性研究》結題后的成果應用推廣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精神,重點專業的主研人員要繼續做好《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科研課題的過程研究工作。各專業項目建設任務點責任人根據國示項目建設工作任務點中的成果提煉名稱做好相應課題的立項申報與研究工作。根據企業提出的“先德后能”用人要求,將《農村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修煉的研究》課題進行立項并步入研究。
2、工作措施:
(1)舉行《科研課題研究方法》專題講座,培訓課題研究人員,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科研水平,確保一線教師學會做課題研究工作,在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兼顧課題的立項能夠成功及階段性研究工作取得實效,做好課題年度報告。
(2)做到科研工作日;,與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校本教材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緊密結合,積極推進德育工作課題立項工作。做到“課題研究的內容與國示建設的內容對接,課題研究的成果與國示建設的物化成果融通”。
(四)常規教研工作
1、工作內容:
(1)各學科教研組每學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集中開展一次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與教材研究等方面的專題研究活動。
(2)各學科教研組要圍繞“精品課程建設目標”每月開展一次集體備課活動。
(3)各學科組積極組織教師在本組內開展教研課、示范課、匯報課、優質課“四課”活動。
(4)積極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市級及以上各種類型的公開課、優質課等競賽活動,2012年11月承辦好在我校舉行的德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優質課競賽。
(5)積極組織教師開展聽課與議課活動。
2、工作措施:
(1)每月一次的專題活動要求突出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實現兩個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促進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
(2)學科(專業)組長要指導、組織集體備課組工作,按照相同或相近課程組建集體備課組,每個備課組要求統一教學進度、授課計劃、教案。配合市級精品課程建設,各學科(專業)要編寫出集體備課優秀(電子)教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制課堂教學實況,形成我校各專業的網絡教學共享資源。教師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計劃、教案、課件,各專業部要認真審教案、課件是否自制、實用、有效,嚴禁在網絡上下載、復制、抄襲,學校教學處與科研室要進行終審,發現虛假信息資料、涉及到侵權問題要嚴肅處理。
(3)在開展教研課、示范課、匯報課、優質課“四課”活動時,各學科組組長要填寫好《學科教師教研課授課安排表》,明確授課教師、授課類型、授課內容(課題)、授課時間、授課班級,本年度每個學科教師原則上都要申報一節以上課堂教學研究課,每個學科組每周要有一節以上教學研究課,教師在講授研究課5天前到學科組長處領取《中江職中教師教研課申報表》,認真填寫授課內容與板書設計等內容,上交至科研室備案。授課時至少要有3名學科教師聽課與議課,否則不能算作教研課。2012年下期專業部要積極組織開展專業帶頭人示范課、骨干教師研究課、青年教師匯報等教學研究活動,科研室組織全校性教師的說課比賽。2013年上期重點組織全校的教學優質課比賽,各學科組要在2-3月通過平時開展的課堂教學研究課活動推選出2-3名教師在本組進行優質課預賽,各學科組通過組內預賽推選出一名教師于4月份參加學校的優質課決賽。
(4)參加市級以上說課比賽、優質競賽活動的教師在比賽前要在校內加強練習,至少要訓練兩次以上授課或說課,每次訓練時要有5名以上骨干教師參與聽評課,正式參賽時要請一名“專家型”教師指導。科研室、數學學科教研組要積極籌備2012年11月在我校舉行的德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優質課競賽活動。
(5)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今年我校學科教師要認真參加校內外教研課、示范課、匯報課、優質課“四課”活動的聽評課活動,每期每個學科教師要求聽評課15節(即每周一節),在填寫《聽課記錄》表時要求現場評分,聽課之后組織評課,評課要防止只唱贊歌,不提意見和建議的傾向。要堅持(123)原則,即每位聽課教師(即評課教師)對上課教師所上的那節教研課進行評議,“肯定一條最值得借鑒的優點,找出兩個突出性問題,提出三條操作性建議”,以幫助授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聽課組評課要多參照評價量表進行。建議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系等方面來認真評課,交流要有深度,要圍繞“教師用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會了學生掌握了什么樣的技能”這一核心問題進行討論,寫出教學反思。
(五)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1、2012年9月對,我校教師上一年度填寫的《德陽市教師教科研工作手冊》進行做好總結,將填寫合格的提交德陽市繼教中心驗收,由他們核定每個教師的靈活性學時。
2、在今年12月底,將教師填寫的2012-2013學年《德陽市教師教科研工作手冊》進行一次集中性的檢查驗收,對填寫不合格的要求進行整改。
附件: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研室工作行事歷
中江職中科研室
2012.08
附: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研室工作行事歷
時間 | 工作要點 | 責任人(部門) |
第一學月(9月) | 1、召開教研組長工作會議,教研組制定本學科組2012年下期教研工作計劃,專業部制定2012年下期教師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 科研室、專業部主任、副主任、教研組長 |
2、教研組做好本期教學研究課的授課、聽課、評課的安排工作。 | 教研組長 | |
3、教研組、專業部做好“師徒結對”的安排工作。 | 專業部、教研組長 | |
4、做好2012年下期學科(專業)教研組課題的立項申報工作。 | 科研室、教研組長、課題研究人員 | |
5、教研組教師專題講座活動:《職業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 | 科研室 | |
第二學月(10月) | 1、繼續開展課題的階段性研究工作,在研課題的結題工作。 | 各研究人員 |
2、各教研組在組內開展常規教研課活動,各學科組做好學科教師說課比賽的預賽選拔工作。 | 各專業部、教研組 | |
3、各專業部做好市級精品課程申報工作、迎接驗收工作。 | 各項目運作組 | |
4、教研教師專題講座活動:《教育科研方案的制訂與實施》 | 科研室 | |
第三學月(11月) | 1、做好校本教材、實訓指導書的編寫修訂工作、市級省級教材審定委員對我校自編教材的審定、出版工作。 | 各項目運作組 |
2、開展全校性的教師說課決賽活動。 | 專業部主任、科研室、教研組 | |
3、承辦好德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優質課競賽活動,指導數學學科教師參加好這次活動。 | 各教研組長 | |
4、學科教師繼續做好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的編寫工作。 | 科研室、教研組 | |
5、教研組教師專題講座活動:《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 | 科研室 | |
第四學月(12月) | 1、繼續組織項目運作組建設人員進行核心課程建設,編寫第二年的校本教材、實訓指導書。 | 各項目運作組 |
2、各教研組在組內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究課等教研活動,各專業部周六開展好教師校本培訓工作。 | 專業部主任、科研室、教研組長 | |
3、開展全校性青年教師鋼筆字書法比賽活動。 | ||
4、協助教學處組織各專業部專業實訓課教師參加教師技能大賽活動。 | 教學處、專業部、科研室 | |
5、教研組教師專題講座活動:《教育科研的實施和成果表述》 | 科研室、教研組長 | |
第五學月(1月) | 1、開展教師科研論文評比活動,每個教師撰寫一篇課程體系及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經驗論文上交到科研室參加論文評比。 | 科研室、教研組長 |
2、檢查驗收《教研組長工作手冊》、《德陽市教師教科研工作手冊》。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匯總工作。 | 科研室、教研組長 | |
3、做好本期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物化成果資料的歸檔工作。 | 科研室、子項目運作組 | |
4、教研組教師專題講座活動:《如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 科研室、學科組 | |
5、2012年下期科研室、各教研組工作總結。 | 科研室、教研組長 | |
6、整理、裝訂科研室檔案。 | 科研室 |
中江職中 科研室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