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響學習、影響他人和集體
高中生自控能力較差,當他們對課堂內容感覺枯燥乏味時,就會用手機玩游戲、發短信,甚至通話,課堂紀律及聽課質量受到影響。有的學生上課不關機而是把手機調為震動,一旦有電話打進,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測是誰打來的電話,從而無法集中精神。高中學生頻繁使用手機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和干擾他人的學習、生活。這樣的鏡頭并不少見:課堂內,老師正講得投入,少數同學在下面低頭發短信,玩的不亦樂乎;寢室內,別的同學要休息,少數同學手機屏幕閃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諸如此類,老師和同學抱怨紛紛!
二、談情說愛的幫兇
中學生“早戀”對學習的危害應是大家公認的,手機已經實實在在地成為了中學生“早戀”的“幫兇”!
⑴、手機是他們談情求愛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過手機傳情、談情,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
⑵、手機是他們受到騷擾的“罪魁禍首”。一些學生本來的學習生活很安寧,也很充實。但只要手機在手上(特別是女生),那么求愛者就會紛至沓來,求愛短信鋪天蓋地,騷擾電話接二連三。一旦如此,她就別想安心學習了,最終的結果是陷入“早戀”的泥潭!
三、考試作弊
不少學生利用手機在考試中發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學在網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這樣不僅嚴重違反了考試規則,擾亂了正?荚嚫偁幍墓叫,還在師生中引起極惡劣的影響。利用手機考試作弊讓部分學生厭惡學習,養成依賴思想。
四、攀比成風鋪張浪費
學生買手機,很多人都是因為看見其他同學有手機而眼紅,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機好在同學面前炫耀。手機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功能也越來越全面,手機功能的攀比現象越來越嚴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機能錄音,我的就有數碼拍照。一時間,校園內手機成為流行趨勢的風向標。有的同學每月花在手機上的費用少則幾十元,多則兩三百元,高中生都沒有收入,所有費用都靠父母親供給,他們不是把錢花在購買學習資料上,而是在手機上鋪張浪費!
五、手機管理引發新矛盾
學校是公共場所,手機存放非常不便,導致部分同學手機經常被偷。由于學校明令禁止帶手機進校園,手機得不到學校保護,導致同學間相互猜疑甚至報警,影響同學關系,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秩序,誘發新矛盾!
六、手機輻射影響身體健康
一些資料研究表明低強度電磁輻射長期照射會影響身體健康,諸如頭痛、頭昏、乏力、失眠、脫發等癥狀。長期使用手機可引起神經衰弱癥狀發生率增加!
過度使用手機不但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更不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F在不少青少年由于過度使用手機,使手機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一刻也離不開。一旦離開,他們的情緒就會出現極端變化,變得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抑郁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癥”的表現!笆謾C中毒綜合癥”會對人體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手臂麻木,視力下降等,更嚴重的還可能引發人體植物神經紊亂緊張性頭痛、焦慮、憂郁等。
七、侵犯他人隱私
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不少中學生喜歡拿著“攝像頭”手機偷拍,作為談資笑料;甚至故意將惡搞的情景拍下來發到網上,宣揚不文明行為,在不知不覺中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這些行為都引起了學生、 家長和 老師的憂慮與反感!
八、手機陷阱
如今,利用中獎、謊稱家人出事行騙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話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勝防,占卜、整蠱和無聊短信更是鋪天蓋地。學生們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沒有社會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無法自拔!
九、惹是生非
一些學生閑來無聊,用手機到處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爭執,甚至引發惡性的打斗事件。還有的學生與同學發生口角,本來事件并不大,可手機在手,就非要打電話找一下“能人”來平息,進而顯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從而把事態鬧大,無法收拾。如若沒有這個手機,事情可能會好辦得多!
十、移動上網,防不勝防
青少年沉溺于網絡一直是老師家長頭疼的問題,雖然反復教育,但網絡游戲、網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樣吸引著青少年。如今國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但用手機移動上網防不勝防。如今手機功能越發完善,移動QQ是許多手機必備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學生即使不用進網吧仍可隨時隨地上網聊天,甚至引發網戀。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學甚至通宵達旦在被子里上網,嚴重影響身體和學習!